106.某大学对于在外公开同居的未婚大学生甲、乙给以留校察看的处分, 并将该决定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传达到校内各行政单位,结果误写成了甲和丙 的名字。对于学校行为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学校是行使教育管理权的合法行为
B.学校侵犯了甲乙的隐私权
C.学校侵犯了甲丙的名誉权
D.学校侵犯了甲丙的姓名权
【答案】ABCD。A 项错误,学校的行为对甲乙而言是行使教育管理权的合 法行为,但是误将乙的名字写成丙的名字,显然对丙构成侵权行为。BC 项错 误,侵犯名誉权所披露的消息是假的,带有造谣性质;而侵犯隐私权所披露 的消息是真的,是当事人不愿让外界知晓的消息。本题中学校对甲乙同居的 行为进行通报处理,本身就侵犯了甲乙的隐私权,但是误将乙写成丙。因此, 对乙而言,其隐私权并未被侵犯,因此只有甲一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由于 第 105 页 共 115 页 学校通报的情况属实,不存在造谣的情形,故甲的名誉权没有被侵犯,丙的 名誉权被侵犯。D 项错误,学校没有强迫甲、丙改名字或者盗用、冒用其名字, 故没有侵犯其姓名权,D 项错误。
A.学校是行使教育管理权的合法行为
B.学校侵犯了甲乙的隐私权
C.学校侵犯了甲丙的名誉权
D.学校侵犯了甲丙的姓名权
【答案】ABCD。A 项错误,学校的行为对甲乙而言是行使教育管理权的合 法行为,但是误将乙的名字写成丙的名字,显然对丙构成侵权行为。BC 项错 误,侵犯名誉权所披露的消息是假的,带有造谣性质;而侵犯隐私权所披露 的消息是真的,是当事人不愿让外界知晓的消息。本题中学校对甲乙同居的 行为进行通报处理,本身就侵犯了甲乙的隐私权,但是误将乙写成丙。因此, 对乙而言,其隐私权并未被侵犯,因此只有甲一人的隐私权受到侵犯。由于 第 105 页 共 115 页 学校通报的情况属实,不存在造谣的情形,故甲的名誉权没有被侵犯,丙的 名誉权被侵犯。D 项错误,学校没有强迫甲、丙改名字或者盗用、冒用其名字, 故没有侵犯其姓名权,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