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事业单位报考指导

首页 > 事业单位 > 报考指导

2022年度河南郑州中原区事业编制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人事考试网 | 2022-05-23 15:05

收藏

2022年度河南郑州中原区事业编制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

  事业单位考试分两个阶段,一阶段是笔试,二阶段是面试。笔试一般会考《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前者和公考的《行测》基本一样,一般只是题量与题型难度有差别;后者包括面比较广泛,会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时事、哲学理论等等内容;另外还会有一定的专业课目考试。专业考试是视各岗位的需要而定,没有统一。面试有结构化面试,有些也会采用无领导小组,教师常采用说课形式。

  事业单位确切的考试内容,需要根据招考公告和所报职位的要求来确定。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针对招聘岗位的不同也有差异,一般考行测(多数包含公共基础)、申论,或行测、公共基础,个别考公文写作,部分加专业测试 。以招聘公告上说明为准。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科目含义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的对考生综合知识进行考察的一门科目,其主要是测试应试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察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从范围上看,考察知识面较广;从深度上看,考察难度不大。从区域角度上看,各省市考试内容略有不同,但政治和法律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察内容涵盖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和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个别省份还包括写作方面的题目。这些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
申论事业单位申论是事业编制笔试科目,考察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时事政治运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等。其内容通常会就时事热点问题给出一段文字材料,应试者需要对文字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回答题目有关问题。在答题过程中,需使用规范的公文写作语言,条缕清晰的给出自己的观点。
专业课专业课考试是事业单位录用考试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方向、管理职能设置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业科目涵盖管理类、计算机类、审计财会类、医疗卫生类等专业知识。不同招录系统考试科目也不尽相同,卫生系统常见考试科目为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等;教育系统常见考试内容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及各学科专业知识等。
面试事业单位面试题,多以考察考生表达、分析、决策、创新与应变等综合能力为主。从试题题型上分析,答题多以结构化面试为主,通常会有不定量的追加提问,此外,无领导小组讨论、材料分析题、漫画分析题等题型部分地区也会涉及。从试题内容上分析,答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自我认知类;②综合分析类;③计划组织类;④沟通协调类;⑤应急应变类等题型,总之,面试中语言表达能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三项是考察重点。

郑州中原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郑州中原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效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奋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2分)

(3)从材料三我们可以知道,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2分)

  ---------------------------------

答案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或在巴黎(会上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归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字(答对其中两条,2分)

(3)由学生转为工人,由罢课转为罢工、罢市,由北京转到上海

(4)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并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

  ---------------------------------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或在巴黎,是基础知识的内容。

(2)根据课本所学在运动中对外的要求是归还山东、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字。

(3)根据材料三,6月份以后运动中心发生了转移,斗争的方式和群众基础也在扩大。

(4)结果是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拒签和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此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难度不大。

考点名称:工人运动的高潮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南方举行的主要罢工之一。19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公会)宣告成立,为了要求承认俱乐部代表工人的权利和增加工资,9月,罢工开始。罢工工人提出要求保障工人的政治权利、改良工人待遇等17项条件。由于工人的英勇斗争和社会各界的声援,加上共产党在罢工中采取了恰当的斗争策略,在达到增加工资和承认工人俱乐部的目的后,就宣布罢工胜利,结束罢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

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是工人争取自由、争取人权的政治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目的是争取京汉铁路总工会,主要领导人是张国焘、罗章龙。京汉铁路收入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京汉铁路总工会原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军方制止开会,捣毁总工会会所,会议无法举行。2月4日,京汉铁路2万余名工人举行了全路总同盟罢工,造成铁路瘫痪。2月7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屠杀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是由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的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制造的惨案。1923年2月7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对汉口,郑州,长辛店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的法律顾问、共产党员先后惨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