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技巧干货:那些在意图题中不可忽略的反面论证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意图判断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题型,国考一般会考3-6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意图”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在找到文段的重点句之后进行一定的引申。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引申呢?第一,如果文段的重点句是问题,那么我们会优先选择针对问题的合理引申项;第二,如果文段的重点句是反面论证,那文段实际上是在提出隐含的对策,我们需要对反面论证句进行反推,明确文段观点。今天我们就着重来了解意图判断题中的反面论证。
例题: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网络语言低俗化都对网络文明建设造成了危害,甚至会从网上转到网下,降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网络语言的发展路径已经很清晰:从虚拟空间进入口语表达,再进入书面语,最终有可能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如果任由网络低俗语言发展,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惯用语,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凸显
B. 网络语言低俗化将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
C. 应该警惕网络语言向习惯语转化的可能
D. 急需采取措施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趋势
本题文段首先通过“甚至”介绍了网络语言低俗化会造成很多危害,影响面很广,然后通过“网络语言具有沉淀到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这一特点”进行解释。最后用反面论证强调如果任由它们发展,就会引起消极后果。根据对反面论证的反推我们可以得知,作者本身想要强调的是不能任由网络语言低俗化发展,
即需要限制它的发展。D选项中说的采取措施治理网络语言低俗化趋势就是在限制其发展,是最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
再来看其他三项,首先来看A项和B项,这两项属于问题表述,并非文段重点。其次是C项,“向习惯语转化”属于文段的反面论证假设的不良后果,非重点。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根据这一道例题 我们可以发现,当文段中没有出现正面观点,只出现反面论证的时候,这个反面论证句往往就是文段的重点句,通过反推反面论证句即可得到作者最想要表达的观点。大家在刷题练习过程中也要对意图题的反面论证句保持敏感哦!
2022河南选调生考试试题考情分析供大家参考
2022河南选调生考试(非定向)时间为150分钟,主观题82题,共60分;主观题应用文写作1题,案例分析1题,材料写作1题,共40分。整体考试考情与河南定向选调生考情相似,相对来说,客观题的判断推理和主观题难度较大,时间紧题量大,考试难度中等偏上。
2022河南选调生客观题考情分析
模块 | 题量 | 单题分值 | 总分 |
常识判断 | 30 | 0.5 | 15 |
数量关系 | 5 | 0.8 | 4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10 | 0.7 | 7 |
类比推理 | 10 | 0.6 | 6 |
图形推理 | 5 | 1.2 | 6 |
定义判断 | 8 | 1 | 8 |
逻辑判断 | 9 | 1 | 9 |
资料分析 | 5 | 1 | 5 |
合计 | 82 | 0.73 | 60 |
2022河南选调生考试题节选
河南精神不包括( )?答案:南泥湾精神
【考点】河南精神包含:
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
获取以上资料 添加下面客服【免费】领取